1917年11月8日,列宁向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提交了《和平法令》草案,宣布苏维埃政权向一切交战国建议立即就缔结公正的民主的和约开始谈判,以实现“没有兼并没有赔款的和平”。同日,苏俄外交部门向英、美、法、意等国大使发出照会,建议立即全面停战,开始和谈,但没有得到响应。于是,苏俄政府决定单独同德奥集团谈判。
乐橙体育彩票1917年11月20日,停战谈判在布列斯特举行。苏俄方提议以“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民主原则为谈判基础。德奥集团方则提出非常苛刻的领土要求。 12月28日,苏俄要求暂停谈判。
德奥提出掠夺性的和约条件后,在苏维埃政权内部产生了巨大的分歧和激烈的争论。列宁主张立即签订和约,以屈辱性的和约换得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喘息,以图保住新生政权。布哈林派主张立即停止和谈,用革命战争反对德国。托洛茨基派则提出“不战不和”的策略。在列宁做了艰苦的说服工作之后,苏维埃政权通过了与德奥签订和约的决定。
3月3日,苏俄同德、奥匈、保、土在布列斯特签订和约。《布列斯特和约》使苏俄在被迫接受极其屈辱的条件后退出世界大战,赢得了有限的喘息之机,保证了苏俄政权的生存。1918年11月11日,德国宣布投降。两天后,苏维埃政权立即宣布废除《布列斯特和约》。
从1919年5月开始,刚刚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挣脱出来的协约国军队组织了对苏俄的第二次武装干涉。
各方旧势力同时在国内各地发动武装叛乱,建立各种“临时政府”。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遭受了最严峻的挑战,处于在军事和财力上都数十倍于己的帝国主义的重重包围之中,能源、燃料、粮食产地和交通干线大都控制在帝国主义手中,全俄3/4的版图被反苏俄势力所占领。为了保证苏维埃政权政治中心的安全,从1918年3月11日起,迁都莫斯科。
10月15日,俄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采取一切措施反击邓尼金军队的进攻,保卫莫斯科。列宁发出了“大家都去同邓尼金斗争”的号召。在反击中,布琼尼指挥的第一骑兵军发挥了关键作用。红军从12月起发起总攻,陆续解放了乌克兰和南方的重要城市哈尔科夫、基辅、察里津、新切尔卡斯克和罗斯托夫。与此同时,西北战线上的红军也粉碎了前沙皇政府步兵上将尤登尼奇叛军对彼得格勒的进攻。在东部战线,红军歼灭了高尔察克军队,解放了鄂木斯克和克拉斯诺雅尔斯克。协约国联合俄国国内反苏反共势力发起的两次武装干涉最终失败。
作者声明:本篇(及相应视频)主要参考文献:世界现代史(1900-2000)/张建华主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9